浙江音乐学院2023年度工作总结

  1. 时间:2024-03-20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紧盯高水平一流办学目标,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以改革谋发展以创新求突破,以开放促提升,扎实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演成果、师资队伍素质、社会服务成效和内部治理能力等大幅提升实现办学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新跃升。一是教学科创取得丰硕成果。首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新增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课程数达6获批文旅部首批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8原创舞蹈《碇步桥》登上央视春晚火爆全网,原创民族歌剧获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111铜的优异成绩在省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311,实现历史性突破。三是各类大赛展现浙音风采。15人入围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复赛5人进入半决赛,2人进入决赛师生在荷花杯、桃李杯、梨花杯、孔雀奖等国内外大赛中捷报频传,入选重要赛事展演项目64个,获各类奖项1400余项。四是综合实力不断跃升。音乐与舞蹈学科进“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前7%连续四年居全国专业音乐院校第4。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数据共享应用试点高校、浙江省技术赋能智慧教育试点校、浙江省绿色学校等。毕业生就业率位列全省高校前列五是社会影响力快速提升。各类音乐节轮番上演,精彩纷呈,中国(安吉)美丽乡村音乐节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1000多家国内外媒体宣传报道全网关注和浏览1.5亿。“相约浙音”“巨星之夜”“湖畔音乐空间”等品牌惠民音乐会影响广泛,“文艺轻骑兵”已成为“文艺赋美”中坚力量,入选全国2023“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省文旅系统十佳志愿服务项目

、坚持政治建设统领,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

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委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第一时间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确保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一年来,学校党委共召开党委会28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1次,累计传达学习中央、省委等上级文件精神59项,汇编《理论学习参考》7期、《主题党日活动指导书》16期。通过领导班子带头上党课、组织青年艺术家宣讲团等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牢牢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专题学习6次、专题研讨8次,学校班子成员专题宣讲主题党课9次;开展实地调研121次,完成校院两级调研课题22个;召开座谈会80余次,系统梳理72项问题,为师生解决实际问题50余件,研究制定的13个方面86项整改举措现已基本完成整改

2.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关于深“四个融合”全面推动新时代党建“双建争先·提效创优”的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学校党建工作“辨识度”实现二级党组织100%配备组织员、100%的教师党支部书记由副高以上职称的老师担任。1个党总支获评全省高校党建“双创”标杆院系,2个教师党支部获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工作室1名研究生党员获评全省高校研究生党员标兵称号完成学校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行,入选全省高校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培育单位。持续抓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全年共发展党员130名,其中教师15名。

3.稳步推进教师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师德师风问题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扎实做好师德师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第二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选树先进典型,营造育人氛围,1个院系获评浙江“三育人”岗位建功活动先进集体,2名教师获评浙江“三育人”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全年未发生涉及师德师风的不良事件。进一步优化中层干部队伍,全年选拔任用干部4人,交流干部16人,40岁以下中层干部比例达到20.5%。实施优秀年轻干部教师职能部门和院系双向挂职,选派20余名干部赴省委党校等学习培训和挂职锻炼,不断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

4.全面提升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落实,加强网站、新媒体、讲座、大师班、演出等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坚决防范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实现涉舆情总量和敏感舆情事件同比双降,全年未发生重大舆情事件。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加大主流媒体的联系与对接,积极在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网、浙江日报、浙江广电等主流媒体平台宣传学校,学校官微入围浙江本科院校官方微信传播力105次,视频号进入中青校媒全国本科院校影响力指数TOP100周榜4次,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建“浙音之窗”展厅,已成为展示浙音形象的亮丽窗口和校园文化地标。

5.全面深化“清廉浙音”建设。定期召开“清廉浙音”建设工作会议和季度党风廉政分析会,入选第二批浙江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不断加强“四责协同”贯通联动,出台实施《关于建立1+8+N协同监督机制的意见》等制度。持续推进校内巡察和专项督查工作,完成4校内巡察和2项专项督查,开展师德师风、吃喝问题等专项整治工作14次。深化廉政谈话机制,建立党委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其他的干部等三级谈心谈话制度。深入推进“勤廉小单元”建设,基层党组织清廉品牌创建成效明显。完“科研安”和重大事项报备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数字化监督水平。扎实开展“六项谈话”“清廉一刻”学习等廉政宣传警示教育,成功举办第六届“清音廉律”主题汇报演出,廉政思想和廉政文化深入人心。

6.全面强化统战和群团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举办2023年度统战人士培训班。制定《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规程》,全面发展民主党派党员2名。设立民主党派“同心奖”,增进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依托侨留联会平台,与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联会开展双向交流活动,有效开拓新时代统战格局。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顺利召开二届四次“双代会”,完9大民生实事项目,获评全省文旅系统2022年度工会先进集体。进一步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持续发挥“文艺轻骑兵”品牌效应,获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等国家级省厅级荣誉4,学校团委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志愿服务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实施《2023年校系两级团学工作联动方案》,基层团组织建设不断健全。

二、坚持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内动力持续增强

7.本科教学改革成效显著高质量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实现了学校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方面零的突破。4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校国家级课程数量达到6门。获批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完成2023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五大学院”完成第二届学员结业工作,新招收137名学员,成功举办《丑角》《唐帕斯夸莱》《爱之甘醇》等高质量音乐会40场,一批学员进入职业乐团或考入国内外知名音乐学院深造,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

8.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获批浙江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获得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音乐和舞蹈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积极深化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新增博士研究生招生2人,组织完成博士生国际化系列课程,承办“全国歌剧学博士论坛”。修订《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规范》等制度4项,进一步规范教学培养各环节,在 2022年度硕士论文抽检中,优良率为100%1篇论文获评全省优秀硕士论文获批省级研究生科研教学项目19研究生科研创新获奖183项,发表期刊论文62篇。

9.思政和学工作能力生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入开展端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主题教学实践13次、体验教学4次,实现中班化教学班级17个,占全部班级比60%以上不断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持续擦亮“音乐厅里的思政课”品牌,举办思政课程优秀成果展演2期,节目质量和原创能力持续提高。配齐建强思政课专业教师队伍,新进3名思政教师,1名思政课教师获全省思政骨干教师,名教师获论文比赛、教学创新大赛奖励,1名学生获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特等奖。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1名教师入选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并入围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候选人。承办全省首届高校辅导员歌唱大赛,学校获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深入实“四大教育”引领工程,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学生在国内外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得奖项和荣誉近1400余人次,1名学生获第八届浙江省“十佳大学生”提名奖,并入围选全国“十佳大学生”候选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显著,在省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311铜,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111铜的优异成绩,实现了在该项赛事的历史性突破。深入开“访、培、招、推”四位一体就业工作模式,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6.44%、研究生98.46%,均位列全省高校前列;2023年本科招生专业校考报名人数到22393人,研究生报名人数1748人,再创历史新高。

10.属音乐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全面推进附中办学水平持续提高,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附中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实现转设平稳衔接有序,办学质量稳中有升。积极构建浙音人才培养“大、中、小”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2023年,附中学生在国内外重大专业比赛中获得100多项大奖;2023届附中毕业生共143人,83人被国内艺术类独立招生院校录取,16人被国外知名艺术院校录取,本科录取率达95.1%积极推进“1+X”集团化办学,与滨江区、萧山区启动开展实质性办学合作

三、坚持平台建设创新,科研创演实现双促进

11.学科平台持续发展。加强学科资源统筹和整合,组建新型学科团队,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加快建设进度。音乐与舞蹈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进“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前7%连续四年居全国专业音乐院校第4。成功申报省级文科研究基地—“歌剧学文科实验室获批文旅部首批技术创新中心—“沉浸声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以及“浙江省数字音乐产业学院”,新设立“钢琴合作艺术中心”“电子声学音乐研究中心”“长三角音乐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各类科研艺创平台总数26,其中省部级平台6。。

12.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定期组织课题指导、专题学术研讨会等专题学术活动,学术氛围更加浓厚,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再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4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1项、浙江省重大文化研究工程项目1项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共30余项;首次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1本教材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成功“第二届学术季活动”,“艺术学基础研究学术研讨会”“新时代民族音乐创作发展论坛”“歌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全国民族乐团团长论坛、艺管国际西湖论坛、全国音乐核心期刊主编会议等多场高质量学术会议,持续助力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学术季品牌效应不断提升。承接横向课题14项,委托经费共计414万元。全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2《音乐文化研究》“音乐丝绸之路研究”特色专栏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奖”办刊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13.重大文艺精品和主题歌曲创作成果丰硕。全面推进大型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碇步桥》登上央视春晚火爆出圈,完成大型民族交响音画《宋韵·华章》越剧音乐剧《霞姑,霞姑》、民族歌剧《李清照》等一批重大文艺精品的创作巡演工作《李清照》获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委约创作儿童交响乐《儿童组曲》,填补了中国在儿童交响乐上的空白。在浙江省第12届音乐舞蹈节,获82银、5的优异成绩。成功举办三届主题原创歌曲征集活动,涌现出《看你的眼》《等你来》《燃》《来杭州》等优秀歌曲歌曲《等你来》《燃》分别入选杭州亚运会志愿者主题曲和火矩传递主题曲,出版发行《放歌新时代浙江音乐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歌曲征集》成功举办杭州现代音乐节、浙音·德清国际钢琴艺术节、中国美丽乡村音乐节、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国乐艺术节、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等系列艺术品牌活动,业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民族室内乐团与室内管弦乐团建设成效日益增强,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开放办学创新,国际化合作办学影响力不断提升

14.国际交流合作空间有效拓展。联合匈利亚罗兰大学获批首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再度扩容,吸纳保加利亚索菲亚国立音乐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波兰卡特维兹音乐学院、罗兹音乐学院为联盟新成员。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学院院长论坛暨音乐舞蹈季、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室内乐创作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人文领域的实施。获批教育部语合中心“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组织开展“外国青年感知中国”主题活动,组织省内10所高校、59个国家(地区)的250余名外国留学生走进安吉余村,感受中国美丽乡村的精彩蝶变,1000多家海外媒体转载报道有力推进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音乐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国际知名音乐艺术院校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新引进外籍教师3名,师生出国(境)访问交流人数达100人次,录取9名国际生和11名港澳台学生,选派96名学生赴英国、美国等国合作院校交流学习。

 15.亚运助力“两个先行”成效显著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安吉美丽乡村音乐节,以音乐为媒,大力宣传“两山”理念,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全网关注和点击量超1.5亿。精心组织800多名师生参与服务保障杭州亚(残)运会派出10余名专业人才挂职亚组委。学生单依纯受聘担任亚运会志愿者形象大使,流行系学生领唱主题歌《同爱同在》成为亚运开幕式瞩目焦点,国乐系、声歌系师生亮相开闭幕式舞台,国乐团、舞蹈团出色完成亚奥理事会110周年庆典演出,相关工作获省委领导批示肯定,获评服务亚运省部级先进集体。与舟山市腾讯音乐等政府和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项,成功主办中国视听创新大会、杭州国际音乐产业博览会等,开展校地合作项目17个,有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山区26县开展结对帮扶和国家东西部协作,组织开展文化走亲和教育帮扶,按照省委宣传部部署,先后组织高层次人才文化特派团赴泰顺、永嘉、三门等地举办各类结对文化服务10余场,走进四川凉山州普格县、阿坝州、广元,助力民族文化发展,音乐赋能乡村振兴和基层群众精神共富。积极发挥文化和旅游部浙江培训基地品牌优势,不断拓展培训、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赛事展演等非学历继续教育业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坚持变革重塑创新,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16.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加大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66人,全职引进韩蓬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专家学者,全职聘任张小夫、海震等多名教授,柔性聘任朱洁静、乌韦、张刚等专业人才。大力加强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2人入选“艺苑撷英—2023全国优秀青年弦乐人才展演”,1人入选全国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1人入选第十五届全国声乐展演“优秀人才”2人入选省海外引才创新长期项目计划和全省思政工作青年骨干项目,2人荣获浙江“三育人”岗位建功先进个人,3人入选第二批省文旅厅舞台艺术“1111”计划,新增文旅厅导师工作室1个。

17.数字化校园建设深入推进。“数智校园”数字驾驶舱,有效发挥数字展示、牵头抓总作用。建成数据中台,推进移动端数据驾驶舱建设,实现师生各类管理服务信息的自动获取、智能分析和可视化应用。建“学在浙音”数字化应用,全面建成“浙音成长”“浙音学堂”“快乐教室”“音乐社区”和“线上音乐会”五大数字化应用场景,建成科研安、智能人事、数字资产、智安校园、财务差旅一体化、校友服务等数字化应用系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数据共享应用试点高校,浙江省技术赋能智慧教育试点校,数字化实践入选浙江省第三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18.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和要求,完善出台年度综合考核办法,深入推进二级院系“比学赶超”月晾晒机制,进一步强化争先创优、比学赶超意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调整学校事业单位岗位比例结构,完善内设机构调整设置成立国内第一个独立建制的艺术指导教学部,首次在体制机制上将艺术指导教学和艺术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系统性、专业化的设计和规范。多渠道筹措资金,强化财务保障积极推进大额预算前置审核和绩效自评工作,狠抓预算执行管理,顺利完成年度预算执行目标。扎实开展年度内部审计,加力提效审计项目。强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顺利完成年度资产清查;制定《采购会商办法》等制度,扎实推进“规范廉洁”采购;加强实验室建设,智慧琴房国家级项目顺利通过中期验收;全面深化推进校企改革,进一步增强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的自我管理、独立经营能力和水平,完成年度双倍增”目标

19.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扎实推进平安校园”“绿色学校”建设,深化校园网格化综合治理常态化检查,出台校园控制吸烟管理办法,完“智安校园”一期建设,校园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全年未发生重大治安事件。深化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全面加强用电、用水、用能管理,全校用电总量同比下降18.1%获评三星级绿色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馆内设施和环境进一步优化获评浙江省高校图书馆年度先进集体陆续建成音乐科技展厅、格物书屋、学生公寓文化园地等,施光南音乐艺术馆正式开馆,视听体验馆即将落成。落实“以师生为中心”发展理念,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师生服务专区,优化网上办事大厅服务功能,落实“首问负责制”打通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全年办理各类事务4000全方位加大对教职员工的关心关爱,师生员工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2023年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也获得了许多惊喜,把一些“不可能”变成“可能”,这都凝聚了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心血,是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但对标教育强省、文化强省,以及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一是推进党建“四个融合”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二是在聚焦学科建设重点、凝练学科优势特色方面统筹谋划还不够三是承接重大科研项目能力不足,科研成果培育和转化能力有待加强。四是重大艺术精品创表水平有待提升,能够彰显“浙江辨识度”,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重大文艺精品仍然欠缺五是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的特色学科发展还不够聚焦。六是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力度仍需加强,顶层理念贯彻落实不够,课程体系、教学过程还需完善。

针对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学校领导班子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大举措,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凝聚合力谋发展、奋发有为开新局,以变革性实践推动“高水平一流”音乐学院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赋能“两个先行”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跃上新台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