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音乐学院2019年党政工作要点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浙江音乐学院夯实高水平基础不断前行的重要之年。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十九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紧盯“高水平一流音乐学院”目标定位,以深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理顺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凝心聚力,改革创新,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学位点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作、艺术实践、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内部治理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夯实高水平办学基础,提升办学内涵,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力争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进一步规范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制度,探索建立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质量。二是加强组织建设。结合实际落实系(部)党政领导班子交叉任职制度,健全完善系(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工作机制;适时做好二级党组织和党支部的换届工作,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推进实施“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年”工程,着力培育创建若干个党建工作标准化支部;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深化“两个指数”考评,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活动;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好干部标准,积极稳妥做好中层领导班子换届调整工作,特别是要进一步增强系(部)党政领导班子力量,探索试行二级党组织负责人领导下的系主任负责制,努力打造一支符合浙音发展需要,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江音乐学院问责办法》,从严加强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用人机制。四是加强统战工作。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落实各民主党派《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加强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健全和落实同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制度,持续推进无党派人士培养“青苗计划”。筹备成立浙江音乐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和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五是加强群团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团学工作的领导,选优配强各级团组织干部,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加强工会建设,优化提案征集、办理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
2.全面加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线,聚焦价值引领,突出品牌打造,全面加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唱亮浙音声音,唱响时代旋律,唱出文化自信。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不断引向深入,抓实抓好院系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继续加强各二级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扎实做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应用工作;二是强化主题宣传教育。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宿舍、进网络、进头脑;继续抓好“浙音人”栏目建设,分层分类开展先进典型宣传,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结合法治浙江建设,进一步加大法治建设宣传教育,强化依法治校。三是深化推进“学科德育”。持续推进“课堂+舞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探索与建设,举办好每学期一次的思政理论课优秀成果展演,打造富有浙音特色的思政品牌;深入实施“课程思政”行动计划,做好7门“专业课程育人”试点工作,积极构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心同向育人格局。四是压紧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好在党委巡察中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对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大师班、大型演出等阵地的监管,强化网络舆情监控,针对敏感时间节点,做好预警监测、分析研判和风险防控工作,守住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五是着力打造“尽善”文化品牌。创新“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举办首届“尽善”青春榜样优秀学生颁奖典礼,努力打造学生“三大典礼”品牌;开展“尽善奖”大赛、“尽善讲堂”“‘尽善’周末大舞台”等系列文化活动,着力培育“尽善”特色品牌;持续深入推进琴房文化、主题文化、榜样文化、环境文化、寝室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彰显“尽善”文化魅力;六是持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官方微信公众号、新浪与腾讯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创新建设,推进学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深度融合,实现校园主流媒体从“相加”到“相融”,全面提升学院舆论宣传传播力。
3.全面深化“清廉浙音”建设。一是加强政治监督。把“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融入日常监督监察、内部巡察、追责问责之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二是抓牢“两个责任”。对照 “清廉浙音”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五清工程”50项重点工作,着力“六个聚焦六化十八条举措”,进一步加强纪委专责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落细,确保“清廉浙音”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三是着力精准监督。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内部巡察和内部审计工作,深入运用“四种形态”,常态化实施“六项谈话”,进一步强化对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情况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是深化正风肃纪。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强化师德师风监督,着力解决干部不作为、慢作为、小作为和教师不努力、不上进等问题。五是亮化“清音廉律”品牌。加大“清音廉律”宣传教育力度,建立“清廉一刻”学习教育制度,开展“清廉系部”活动,积极培育“清廉社团”,常态化、滚动式、特色化开展党纪教育、廉洁教育;办好第二届“清音廉律”主题汇报演出,组织开展“清音廉律”进校园活动,让“清音廉律”走向社会,服务清廉浙江。六是强化纪检监察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专兼职纪检干部队伍,完善纪委委员分工负责制,探索实施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每半年向纪委汇报履职制度,做好新一届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推选工作,不断提升专兼职纪检干部能力和水平。
二、以本科合格评估为抓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自评自建工作。以2021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节点,举全校之力,全面实施合格评估自评自建工作,对照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39个观察点,细化工作方案,认真查摆问题,逐项补齐短板,全面推进教学规范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5.深化推进专业内涵建设。重点加快舞蹈编导、艺术与科技、表演3个新专业的内涵建设,着力补齐师资队伍、教学设施设备、教学场地等方面的短板;启动实施录音艺术和艺术管理两个新专业的申报准备工作;启动实施第二批课程标准化建设,力争在课程数量、优秀课程等方面有新的提升;以“互联网+教学”为方向,加快推进课程中心和课程网站建设,进一步加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扶持力度,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水平。
6.进一步提升生源质量。加强制度建设和过程管控,规范、有序、平稳、高效做好2019年各类招生考试工作,在确保公开公平公正、风清气正的前提下,力争在计划完成率、新生报到率和生源质量等方面有新的提升;进一步扩大国际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规模,助推国际化办学。
7.优化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及时修订完善教学业绩考核、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等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日常教学的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监控,逐步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长效机制;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依托,启动实施第二期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工作,组织开展“一系一课”教学品牌创建、教师发展工作坊、教师发展大讲堂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从教能力和水平。
8.优化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部门、系(部)、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齐抓共管的学生教育管理联动协同机制,助推“三全育人”格局构建;逐步建立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岗、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岗、资助服务岗、思政实践岗等特设岗位,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易班”网络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应用和数据共享,提升学生事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院系两级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改革优化,适时成立浙音研究生会,优化学生社团管理体制,完善“网上共青团”“网上学生会”建设,进一步夯实学生组织新阵地;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三服务”等重大主题,结合“双百双进”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基地化、社会化、成果化和品牌化。
9.拓宽学生创业就业渠道。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确保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进一步深化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精英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第二批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团队化、项目化、品牌化方式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引导鼓励在校生组队参加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力争在获奖数量和奖项等级上取得新的突破。
10.提升附属音乐学校办学水平。切实做好首届高三毕业生高考工作,力争在毕业生升学率、专业音乐院校入取率等指标上取得佳绩;加快推进课程建设计划,逐步构建富有浙音附中特色,文化课和专业课并重的校本化课程体系;采取公开招考和推荐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专业教师和文化课教师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从教业务能力;加强附中艺术团建设,完成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分团筹建工作。
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提升科研创作与艺术实践能力和水平
11.深化推进学科建设。在全面完成3个一流学科建设中期评估的基础上,针对评估中发现的短板与不足,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逐项推进整改提升,推动3个一流学科建设进轨道、提水平、上台阶;加强学科平台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制定出台学科平台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现有各学科平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推动学科平台制度化、规范化运行;以现有学科平台为依托,加快推进各系(部)力量的整合,着力培育若干具有较强科研、创作能力的研究创新团队,带动学科平台整体提升;在进一步做实做强浙江文艺创研中心、数字音乐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两大省级平台基础上,谋划启动文旅部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
12.加快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结合学院实际,启动实施研究生课程标准化建设工作,以课程建设为牵引,尽快建立符合“高水平一流音乐学院”发展要求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健全完善硕士研究生导师选聘评价制度,改变单一科研导向,将研究生成长成才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建立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评聘、分类考核和岗位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各系(部)的积极性、主动性,主动对接相关省属艺术院团,建设一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艺术实践基础;顺利完成首次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对接国内外高水平音乐艺术院校,探索开展系列联合培养项目,推动学院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
13.加大科研创作扶持力度。制定出台《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强化系(部)、教研室和教师在科研项目申报、经费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努力在横向课题方面有较大增长;加强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的指导、培训和组织工作,在做好2019年院级项目立项工作的基础上,鼓励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力争在国家级项目申报上取得新的突破;以浙江文艺创研中心和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引聚人才,整合资源,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带一路”、“唐诗之路”等主题,加快推进交响音诗《咏絮》、音乐剧《梦见李叔同》、歌剧《信仰的味道》等重大题材创演项目;围绕文旅融合和校地合作,精心创排《愿得一人心》《国之歌》《富春音谷》《朴裙》《什么都可能发生》等一批小型音乐剧、小舞剧、轻歌剧和室内乐作品,并与学生实习实践相结合,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步推向市场。
14.做强艺术实践特色品牌。修订完善《艺术实践管理办法》,理顺校内校外各类艺术实践演出活动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演出活动的计划性、统筹性,逐步建立以质量和需求为导向,学术演出、公益演出、商业演出互促共进的良性发展局面;完善艺术团管理机制,适时成立国乐团、交响乐团分属室内乐团,促进室内乐教学、表演水平提升,丰富舞台表演形式;高质量举办好大运河国际钢琴艺术节暨郎朗杯钢琴大赛、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全国计算机音乐设计大赛等重大赛事和展演活动,并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15.加大人才引育力度。重点围绕3个一流学科和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新设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外籍教师引进力度,力争全职或柔性引进5名左右省部级人才和20名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制定出台《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启动首批创新团队、青年英才和教学名师、教坛新秀选拔评选工作,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支持力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优化完善部门综合考评、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干部职工年度考核等办法,积极推进绩效工资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实际工作成效和工作业绩为标准的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贯彻落实全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出台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把师德师风融入职前培训、职后培养和在职管理的全过程,加快建立并完善党政齐抓,部门和教职工各司其职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
四、以开放办学为遵循,全面深化国际交流与社会合作
16.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结合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携手马其顿斯提普—戈采德尔切夫大学同期在马其顿举办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年会(音乐学院院长论坛),推进中国—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实质性运作;筹划举办第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艺术节,以交流演出、大师班、讲座、讲坛等方式,集中展示学院与中东欧各国在音乐教育、音乐艺术领域的合作成果;以中国与中东欧7国建交70周年为契机,组派学院相关艺术团赴中东欧国家开展访问演出和学术交流;深化推进与已签约境外相关院校的合作交流项目,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换生规模,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出国交流机会。
17.深化推进校地合作与社会服务。制定出台《社会合作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推进社会合作的规范化运作;以实习基地建设、高雅艺术普及、文艺精品创作、课题联合申报等为重点,继续深化推进校地合作项目;做好教育基金会慈善组织认定及第一届理事会换届工作,制定出台基金会(慈善组织)章程、捐赠资金管理、财务管理、捐赠项目管理、捐赠项目命名等系列规章制度,推动基金会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作;进一步加强与捐赠企业(个人)的联系与对接,推进落实相关捐赠资金。
18.深化拓展继续教育。在继续办好办强各类全省文旅系统干部培训、中小学音乐师资培训和省内各地专业培训等高端培训项目的同时,大力拓展社会音乐教育师资培训市场,尝试拓展省外培训市场,推进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项目品牌化;加快推进社会考级资质申报、第二批教材出版、社会合作机构铺设、考级制度建设等工作,力争在2019年正式启动社会音乐考级工作;优化声乐先修班招生培养方案,开辟意大利图兰朵计划研究生段招生项目,不断拓展学生出国修学渠道。
五、以激发活力为牵引,统筹推进机构改革与管理优化
19.完成内部机构设置与调整。根据学院建设与发展实际需求,结合中层干部换届,制定学院内部“三定”方案(定机构、定职责、定编制),启动实施内部机构设置与调整工作,进一步明确各系(部)、单位、部门的职能定位,理清职责边界,确定岗位职数,并实施新一轮的全员岗聘。
20.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根据学院“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系统梳理、分批公布校务服务事项清单(第一批、第二批),建成网上办事大厅,基本实现全部校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并支持部分事项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师生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各类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着力解决无章可循、规章过时陈旧、规章间相互矛盾等突出问题。
21.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以网上办事大厅、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现有网上校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基础数据的共建共享,全面提升校园信息网络的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深化推进智慧琴房二期建设,开通学生琴房管理APP,进一步提高学生琴房预约、使用的便捷性;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启动实施音像资料、常用乐谱的数字化工作;充分发挥钢琴远程教室优势,借助全国高校远程艺术教育联盟,加大与国内外音乐院校的远程教育合作,共享校际优质资源;继续深化推进“基于VR 技术的音乐类跨国远程同步教学环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两个实验室建设,着手开展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启动实施学生公寓门禁系统改造提升工程和教室学生课堂考勤系统建设,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和电子围栏技术,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人员进出和课堂考勤的管理。
22.优化完善资产管理。继续加强与杭州市、工程建设指挥部等方面的对接与沟通,协调推进校园建设工程项目扫尾工作;在全面完成资产清查基础上,优化调整各类房产和功能用房的分配,推进能源监控管理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学院房产和能源使用效率;及时修订完善采购、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探索推进房产、贵重乐器年度绩效评价制度。
23.加快提升乐典公司服务经营能力和水平。尽快厘清学院与乐典公司甲乙方关系,进一步明确乐典公司服务保障职责边界和经营管理目标,为乐典公司下一步的独立自主、规范有序经营夯实基础;优化调整乐典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后勤员工干事创业、爱校护校积极性、主动性;引进风味餐厅、优化校园生活服务经营业态布局,不断提升后勤服务能力和水平;组建成立图文音像公司,加快推进“大乐之音”乐器展厅建设,不断拓展商业演出、会议培训等经营业务和经营业态,提高产业经营效益。
24.优化综合管理和保障服务水平。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数量,提高办公效率;优化完善统计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各类统计数据的收集、上报、汇总和发布流程,不断提高统计质量;重视档案保密工作,深化推进信息公开;深化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继续推进学院商标注册和法律维权工作;进一步优化预算管理,强化项目可行性论证和计划执行管理力度,切实提高项目实施的计划性、统筹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加强内控建设,紧盯审计整改,加强审计整改运用,发挥审计“探雷针”作用;深化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加强重点防控、治安隐患区域、点位管理,推动“人防、物防、技防、心防”融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